当前位置 主页文玩玉石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时间:2017-02-07 来源:未知 编辑:admin 阅读: 手机版

玉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欢的饰品,其制作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,其制作方法都没有太大的质的变化,只是制作设备的先进而已,uijing/' target='_blank'>水晶的制作其实也有很多的雷同的地方,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古代制作玉器的十二道工序: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一:“捣沙研浆图”。过去制玉的砣,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。它是靠着在砣与玉之间的沙,一点一点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。琢玉用的沙是从天然沙中淘出的,分红沙、黑沙、黄沙、黑沙硬度最高,可以达到8-9度。捣沙、研浆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精细程度。把捣制研好的沙,放到器皿中沉淀,沉淀过程中,精细自然分层。

攻玉器具虽多,大都不能施其器,水性之能力不过助石沙之能力耳。传云,黑、红、黄等石沙产于直隶获鹿县,云南等处亦有之。形似甚碎砟子,必须用杵臼捣碎如米糁,再以极细筛子筛之,然后量其沙之粗细漂去其浆,将净沙浸水以适用。黑石沙性甚坚;红石沙比红沙性微软;黄石沙性比红沙又软;宝料为上光用,性软硬似沙土。磨光宜研极细腻黄沙去浆浸水以适用。

 (注:所谓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”即是由此而来。)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二:“开玉图”。把大块的玉石分解,要用类似于锯的工具。过去多用竹板弯成弓形,又称弓子。图中画的更象锯。开玉的弓弦是铁丝制成的,几根铁丝拧成麻花股。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,并不断加水,慢慢把玉材“磨”开。

器用聚钢条及浸水黑石沙,凡玉体极重即宜用此图内所画之式以开之。至若玉二三十斤则以天秤吊之,再用尺六见圆大扎碉开之。论玉之产于山水,其原体皆有石皮,今欲用其玉,必先去其皮,若剥果皮取其仁也,故云开玉,此攻玉第一工也。本图工具说明:
大锯、竖钢法条,此黑石沙性极坚硬,盆内是黑石沙。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三:“扎砣图”。琢磨玉的轮子叫“砣”,扎砣的主要作用相当于“切”。把玉材切开,或切掉部分,大材要用大弓,小材用小弓,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。

砣用木作轴,用铜作圆盘,边甚薄,似刀,名之日扎砣。用浸水红砂将去尽石皮原玉截成块或方条,再料其材以为器,用冲碉磨之以成其器之胎形。若大玉料体重则以天秤吊之,如小而则以手托之,不用天秤

本图工具说明:
登板、木轴、扎确、小铁砧、小铁锤、铁砧铁锤皆为收拾扎砣不平整处用。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四:“冲砣图”,冲砣是粗磨,相当于做胚。

用四五分或二三分厚钢,圆圈内横以厚竹板,再以紫胶接在木轴头上,用浸水净红砂以冲削其方条玉之棱角,故名冲砣。玉之棱角既去,器形既(即)成。玉体肤上尚有小坳沙痕则宜磨碉以磨之。木砣、胶砣、皮砣以光亮之。
本图工具说明:
冲砣、木轴、尾丁、登板。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五:“磨砣图”。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,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。

磨砣用二三分厚钢盘、木轴,砣形大小不同,约有六七等,既冲之后宜磨之,使玉体细腻。磨工即毕,宜上花、宜打钻、宜掏堂、宜打眼,再各施其工。
本图工具说明:  登板、转绳、尾丁、木轴、紫胶、接轴处、钢磨确。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六:“掏堂图”。掏堂即掏膛儿。如鼻烟壶、瓶、碗、笔筒、杯等玉器,都要掏膛儿。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,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。

掏堂者去其中而空之之谓也。凡玉器之宜有空堂者,应先(以)钢卷筒以掏其堂,工完,玉之中心必留玉梃一根,则遂用小锤击钢錾以振截之,此玉作内头等最巧之技也。至若玉器口小而堂宜大者,则再用扁锥头有弯者就水细沙以掏其堂。
本图工具说明:弯子、铁轴、革绦、铁轴,钢卷筒有透沟二三为存细沙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七:“上花图”。在磨好的器物上,琢磨出各种花纹。从图中可发看到,上花用的砣,更小,型号也更多。

玉作上花,具皆用小圆钢盘,边甚薄,似刀,名之日丁子,全形似圆帽丁子,故名之。或用小钢碉名为轧碉。此等具可以随意改作,大小以方便适用为度。凡玉器无论大小方圆,外面应有花样者皆用此等具磨冲以上花。
本图工具说明:登板、铁轴、革绦、大小丁子、小锤为正丁子毛病用,铁锤为打丁子入铁轴穴。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八:“打钻图”。打钻是用一个管状磨具,在玉器上钻出圆圈状的沟槽。钻到一定深度,把中心的圆住打掉,即可掏膛儿。图中还有个细节,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,以增加向下的压力,提高工作效率。

是玉器宜作透花者,则先用金刚钻打透花眼,名为打钻,然后再以弯弓锯,就细石沙顺花以锼之,透花工毕,再施上花磨亮之工,则器成。
本图工具说明:坠、活动木、金刚钻、弯弓、浸沙盆。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九:“透花图”。即做浮雕、镂空。

凡玉片宜作透花者,则先以金刚钻将玉片钻透圆孔后以弯弓并钢丝一条,用时则解钢丝一头,随将丝头穿过玉孔,复将结好丝头子弓头上,然后用浸水沙顺花样以锼之,如木作弯锯锼花一样。图内桌上有竖木桌拿子或横木桌拿以稳住玉器。
本图工具说明:横木桌拿、竖木桌拿、锼弓、钢丝一弓背子钢丝解开式。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十:“打眼图”。在玉器上磨出一个眼儿。

凡小玉器如烟壶、班(扳)指、烟袋嘴等不能扶拿者,皆用七八寸高大竹筒一个,内注清水,水上按木板数块,其形不一,或有孔或有槽窝,皆像玉器形,临作工时则将玉器按在板孔中或槽窝内,再以左手心握小铁盅按扣金刚钻之丁尾,用右手拉绷弓助金刚钻以打眼。
本图工具说明:大竹筒内所用稳玉器木具数块有孔板、大竹筒、铁盅、金刚钻。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十一:“木砣图”。木砣是磨光的砣,一般是用葫芦瓤作的.

钢砣磨毕玉体虽平,然尚欠光亮,即木砣及浸水黄沙、宝料或用各色砂浆以磨之。若小件玉器不能用木砣磨之,或有甚细密花样者皆不可用木砣磨之,则以干葫芦片作小砣以磨之。
本图工具说明:木砣、铁轴、木轴、转绳、登板。

古代十二道工序琢玉工艺

十二:“皮砣图”。皮砣是牛皮制成的,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的。

此系皮砣磨亮上光之图也,确系牛皮为之,包以木砣之上纳以麻绳,大者尺余见围,小则二三寸不等,  皆用浸水宝料磨之。皮砣上光后则玉体光亮温润,使鉴家爱之无穷,至此则琢磨事毕矣。
本图工具说明:登板、绳、木轴、皮砣(用皮包成)。

TAG标签: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