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两代,文人士大夫写竹、画竹、刻竹、收藏竹刻作品蔚然成风,竹刻的文化含量、艺术含量,收藏价值也迅速攀升。这时,文人画勃兴,促使了竹刻与书画、雕刻艺术的结合,导致了竹刻艺术的空前发展。
纵观中国竹刻发展的历程,明清竹刻艺术已是一派百花齐放、百花争艳的灿烂景象。可以说所有的文人都参与了竹刻艺术。文人士大夫的参与,使竹刻作品富有创意,书卷气十足而无匠气。他们利用竹材的自然形态,删繁就简,衬托出本质特征和文化寓意。
竹刻是文人书画家、工艺美术家以刀代笔,在只有方寸大小的竹材上完成的绘画作品。